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雅文 北京报道
12月31日,华夏-Wind ESG新引擎50指数(866617.WI)迎来正式上线后的首次调仓,有14只成分股“换新”。
其中,华能国际(600011.SH)、海油发展(600968.SH)、TCL中环(002129.SZ)、湖北能源(000883.SZ)、上海电力(600021.SH)、平煤股份(601666.SH)、吉电股份(000875.SZ)、协鑫集成(002506.SZ)、奥特维(688516.SH)、科士达(002518.SZ)、三峡水利(600116.SH)、禾望电气(603063.SH)、明星电力(600101.SH)被纳入。同时,上汽集团(600104.SH)、亿纬锂能(300014.SZ)、特变电工(600089.SH)等14股被相应剔除。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我国扎根,ESG常被视为企业的“第二张财报”,倡导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加强努力,能源行业ESG指数则代表着对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视,反映企业对能源转型的贡献。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ESG指数对能源行业的投资有一定影响,基金经理若重视ESG投资,在投资能源行业时会侧重于对新能源的投资力度,同时减少对传统能源的投资。
14只成分股换新
在这一轮调仓中,新引擎50指数中的14只成分股发生了调整。14只被剔除的股票为上汽集团、亿纬锂能、特变电工、卫星化学(002648.SZ)、金风科技(002202.SZ)、欣旺达(300207.SZ)、天赐材料(002709.SZ)、深圳能源(000027.SZ)、节能风电(601016.SH)、大洋电机(002249.SZ)、弘元绿能(603185.SH)、固德威(688390.SH)、高测股份(688556.SH)、凯恩股份(002012.SZ)。
新引擎50指数已经上线两个多月,是一支在能源全产业独具专业性的ESG主题指数,每半年调仓一次。该指数以能源石化、电力、燃气、光伏、储能、风力发电、氢能相关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空间,按照Wind ESG综合得分、自由流通市值、预测PEG(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一种估值指标)、分红回报4个维度进行综合评分。
从ESG评分来看,此次调整后的成分股平均得分更高,为7.53,高于此前的7.44。同时,在ESG中处于领先水平的企业仍为9家,评级A(良好)的企业由28家增至31家,BBB级(平均水平)的企业由13家减至10家。
经调整,现有宁德时代(300750.SZ)、科士达、中国神华(601088.SH)、通威股份(600438.SH)、国投电力(600886.SH)、中国海油(600938.SH)、晶科能源(688223.SH)、比亚迪(002594.SZ)和吉电股份9家AA级(优秀)企业,其中,科士达和吉电股份为此次调仓新纳入的股票。同时,还有31家ESG评级为A级(良好)的企业,以及10家为BBB级(平均水平)的企业。
根据万得ESG评级,新纳入的华能国际、TCL中环、湖北能源、上海电力、协鑫集成、三峡水利和禾望电气的ESG评级均为A级,海油发展、平煤股份、奥特维、明星电力均为BBB级。
截至12月31日,新引擎50指数收报2149.61,自基日以来上涨114.96%;近1年上涨13.76%,与沪深300指数相当。50只成分股的总市值为9.94万亿元,指数市盈率为14.94,市净率为1.83,股息率为3.7。
绿色金融助力能源转型
2024年2月,沪、深、北三大交易所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报告征求意见稿,并于4月正式发布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明确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的披露框架。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认为,ESG在中国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目前还没有出现行业认可的、同意遵循的ESG评价和实践标准,不过,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ESG已经成为了必答题,它绝不是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企业社会责任)的简单迭代,不只停留在责任驱动和道德反哺,而是已经形成了全面系统的量化评价指标和体系。
杨德龙告诉记者,ESG指数对能源行业的投资会有一定影响,由于ESG标准通常要求企业在环境方面表现友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能源行业产生了抑制作用,而对新能源行业则起到了鼓励作用。
全球ESG投资趋势对能源行业的影响是显著的,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各国、各地区能源可持续发展策略各有侧重,这意味着能源行业需要适应这一趋势,加大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技术上的投资与研发,以满足全球对于减少碳排放和提高能源效率的需求。此外,绿色经济的崛起促进了绿色金融的诞生,绿色金融带动多元产业,尤其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能源行业作为绿色金融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将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以推动其绿色低碳转型。同时,ESG投资原则推动投资者规避高碳行业,倒逼企业转型,这促使能源企业积极开展碳减排工作,建立绿色转型机制,主动探索低碳发展路径。”
长远来看,“十五五”时期能源消费总量还将有比较大的增长,能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必然选择,需要巨额投资。柏文喜也提到,ESG信息披露制度的持续完善和ESG创新工具的持续推出为ESG指数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气候投融资的持续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气候指数的创新和应用,随着ESG理念的深入发展,相关研究从整体概念逐步向更具体细分的领域迈进,聚焦细分议题的指数将不断涌现,为市场提供更加多元的选择和参考。
责任编辑:李未来 主编:张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