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赶碳号以前预测的那样,人狠话不多的晶科能源,终于在2025年的第一天,加入了TOPCon专利诉讼的战团,正式起诉隆基绿能TOPCon电池专利侵权!
这是一场光伏新王与旧王的对决,也是一场两大阵营之间的作战!
2022年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3家组团收购TOPCon技术专利(请参看前文《光伏龙头,为何要组团收购专利?》),TOPCon技术专利维权的事情,本来也应该是三家联合行动才对。
所以,当我们看到天合光能先后向润阳、中清光伏、阿特斯主张专利,晶澳科技在德国发起对正泰新能的专利诉讼以后,很长时间没有动静,就知道这场专利之战肯定没结束——因为始作俑者晶科能源还没上场。
现在,TOP10的组件企业,排在前面的6家企业均已卷入,捉对厮杀:TOP1的晶科能源 VS TOP2的隆基绿能;TOP3的天合光能 VS TOP6的阿特斯,TOP4的晶澳科技 VS TOP7的正泰新能!
通威、协鑫为什么没有卷进来呢?赶碳号认为,两家公司与晶晶天在硅料上有深度合作。至于英利,更多是一家组件企业。
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光伏组件出货量TOP10企业情况
01 新王状告旧王,双方都有话说
来自天眼查
晶科能源此次的诉讼主体是“上饶新源越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系晶科能源的全资子公司,法人代表及总经理为李仙德。这家公司也是向LG集团收购其部分光伏专利的主体。
2022年,LG集团宣布彻底退出光伏制造行业。为了将其专利价值最大化,LG集团决定出售部分光伏专利。2022年9月,LG集团将一批专利转让给了“上饶新源越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原名“上饶市晶科绿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智慧芽数据显示,LG集团共将745件专利转让给了晶科,覆盖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韩国、德国、中国、澳大利亚和欧洲。这些专利均为发明专利。其中,授权专利705件,另有40件仍在审查进程中。
2024年3月,晶科陆续将部分专利转让给了天合光能和晶澳科技。至此,方才形成外界近期所盛传的“晶晶天”组团购买专利的局面。
此案的被告为江西上为科技有限公司和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隆基大家都知道,这家神秘的“江西上为科技有限公司”是什么来头、为何会卷入其中?一位消息人士透露,江西上为科技,或为隆基绿能的经销商。
公开信息显示,此案已由南晶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将于2025年2月13日14:30开庭。
该起案件在1月3日下午经媒体报道后迅速发酵。就此,晶科能源回复赶碳号:
“相关涉案专利,包括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模块发明专利等,涉及TOPCon 电池技术及组件技术。
公司将持续按照当地法律程序推进诉讼,并相信法律会保护知识产权所有者权益。这是企业保护知识产权、捍卫正当合法权益的行为,也敬请广大客户和经销商关注涉嫌专利侵权的产品可能带来的风险。”
在2024中国光伏行业大会期间,隆基绿能曾组织投资者交流活动。会议期间,赶碳号向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提出未来会否担心TOPCon电池专利风险问题。
钟宝申表示,隆基绿能无惧TOPCon电池专利诉讼风险,主要是因为公司一向重视科技创新,多年来同样也积累了数量可观的、有含金量的专利,别人告隆基,隆基也会采取一些对等的反制措施。
另外,隆基针对TOPCon电池的专利风险方面,也会采取针对性举措进行规避。比如,针对可能引发专利风险的一些重点海外市场,主要采取外采电池片、委外加工电池片的方式,而国内的集中式市场,主要利用目前在内蒙鄂尔多斯的30GW TOPCon产能。
就此次诉讼,一位接近晶科的消息人士表示,晶科在起诉以前,肯定是主动和隆基绿能接触过的,“正是因为谈得不顺,才选择了起诉”。
这种说法赶碳号认为是有可能的。当下的光伏行业已属不易,打官司说到底还是会伤到和气。此前,晶科能源已向一道新能等多家企业进行了TOPCon专利技术授权。
一位接近隆基绿能的消息人士透露,晶科能源希望能用TOPCon专利和隆基的BC专利进行互换而未果。不过,这种说法是否属实难以验证。众所周知,晶科能源的BC产能正在筹备中。这样的大企业,在专利上不太可能没有提前准备。另外,BC的核心专利,主要还是掌握在Maxeon这些企业手中。
02 买来的专利,能用来打官司吗
赶碳号一直关注光伏技术专利战。我们也曾关注过天合光能就TOPCon专利侵权事件向阿特斯主张权益,在美国起诉润阳,在中国起诉中清光伏;关注过晶澳科技就TOPCon专利侵权事件在欧洲向正泰主张权益等专利有关的大事件。
相比欧洲、美国而言,中国光伏企业在光伏专利技术保护方面意识相对淡薄。甚至可以说,中国光伏产业能得以快速做大做强、在技术创新迭代上突飞猛进,正是凭着一股子敢试敢拼的精神,没有被专利捆住手脚。
因此,一直以来,中国光伏企业在专利这个问题上往往都是睁只眼,闭只眼,“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团和气。更何况,虽然中国企业不太掌握太阳能电池技术的一些基础专利,但光伏的产业化,却都是由中国企业来完成的。
但是,现在不同了,不能再“拿来主义”了,光伏进已经入新发展阶。中国光伏企业要想全面、深入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就必须成为具有全球化治理能力的企业,就必须要尊重知识,尊重专利,遵守法律。遵守游戏规则。
一个现实就是,虽然我国也有配套的、完善的专利技术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在中国专利维权的成本还是很高的。一场专利官司打下来,有时打的并不是对与错,是与非,而是人情事故。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天合光能、晶澳科技更倾向于在美国、欧洲主张权益。
这次晶科能源就专利纠纷在国内向隆基绿能发起诉讼,也许就是看到了我国的专利环境正在发生的一些积极变化。
当然,专利战,似乎也存在一个“正义性”的问题,值得讨论。前不久,钟宝申在接受媒体访谈时亦曾表示,TOPCon很多专利并不是中国企业自己真正发明创造出来的,而是买来的、用来开展商业竞争的一种工具。
从实际情况看的确如此。那么,买来的专利,又不是自己原研的,就不应该拿来维权吗?
首先,站在专业和法律层面,无论是买来的,还是原研的,并没有本质区别。一般情况下,购买的专利在经过专利的所有原权利人同意、确认没有进行过许可、确认专利法律状态、签订转让合同,并在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生效后,即可用于维权。
另外,站在道义层面,虽然是买来的,但毕竟也是花了真金白银买来的,不是大风刮来的,不能让它放在保险柜里睡大觉,是不是。如果竞争对手涉嫌侵权了,那么拿出专利工具来用一用、主张一下知识产权,有何不可呢?
另外,花钱买专利这件事不是错,这也是光伏企业用来自我保护的必要手段。
赶碳号通过在智慧芽数据库中检索发现,天合光能目前拥有约2600件有效或在审专利,其中涉及TOPCon电池结构或工艺相关的专利,接近370件!而天合光能从晶科受让的LG集团的192件专利中,只有38件涉及TOPCon相关技术。
那么,天合光能既然在TOPCon领域的专利积累,已经取得明显优势地位,为什么还要从LG集团手中购买专利呢?
天合光能在TOPCon的专利布局已经很深,从2020年之后逐渐增多。相比之下,由于LG开展TOPCon研究与生产较早,则主要集中在2020年之前。
如此一来,天合光能关于TOPCon技术的专利,就因这次收购提前了将近7年。这7年的领先时间,就可以确保其在后专利不会受到这些专利的影响。
也就是说,如果晶科、晶澳、天合不买,那么其他企业也会买,那就有可能利用LG这些专利来挑战三家企业原研的现有专利。所以,这对于三家企业的自研专利来说,相当于是一种“加强针”。
后 记
隆基绿能是前任光伏一哥,晶科能源是现任光伏一哥。两大龙头打架,市场关注度自然很高。
打官司,对于好“面子”、“和为贵”的中国人来说,似乎是一件丢人的事。但这样的认知,显然已经跟不上当下这个法制时代。特别是对于隆基而言,被告了,不等于这场官司打输了,最终结果我们还要拭目以待。
投资者可能更为关心,光伏TOPCop10企业之间已经有6家企业卷入专利混战,这会否不利当下头部企业之间的“团结”,影响到光伏行业自律公约的执行。不过,市场上亦有乐观观点认为,专利战也将成为本轮产能出清的一种有效工具,因为这也是一种从法律层面上站得住脚的竞争工具。
在前不久的一场光伏论坛上,协鑫科技董事会主席朱共山谈到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时态度鲜明,言辞犀利。他说,对于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就应该抓的抓,该判的判”。知情者透露,协鑫的颗粒硅,也正受到专利侵权的风险。也许在崭新的2025年,协鑫科技也会加入到光伏专利维权的战争中去。
不管怎么,打专利战,是一种“阳谋”。这是一种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生态。随着越来越多大企业的参与,中国光伏的专利生态,真的将建立起来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