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12月8日,2020中国信托业年会召开。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会上围绕受托人文化,就当前信托业存在突出问题,以及下一步信托业应如何规范发展,建设受托人文化进行深入详细的阐述。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部门措辞严厉地指出当前信托业在受托人文化方面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意识不牢、守正不足、忠实不够、专业不强等四方面。黄洪强调,信托业要养成遵规守纪的习惯。要尊重规矩、敬畏规则,不碰法律底线,不越监管红线,通过合规守法经营创造利润,赚清清爽爽的钱。要杜绝与监管博弈的心态,不通过变通或绕开监管规定开展信托业务。今后严监管、强监管态势将进一步巩固,监管问责也将更加严格,不遵规守纪注定没有出路,这一点,信托公司和各银保监局都要坚信不移。 此外,黄洪表示,信托业要树立赚“辛苦钱”的理念,埋头实干,通过提供高质量服务获取相应报酬,靠创造价值来获取利润,不要总打量着利用全能性金融牌照的优势,靠投机赚钱。如果行业迟迟不能扭转投机的风气,全能性金融牌照这一信托公司最大的政策优势将失去存在的合理性基础。
严厉指出信托业四大突出问题
黄洪表示,信托制度是舶来品,但受托人文化不是。我们国家五千年的历史,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事例屡见不鲜,受托人精神也一直是我们民族古往今来最鲜明、最崇敬的品格之一。良好的受托人文化,应当具有守正、忠实、专业的基本特征。近年来,信托业淡化固有投资机构色彩,努力拓展信托业务,积极按照信托业务规律完善公司治理、内控机制、业务流程和激励约束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此同时,全行业仍然存在受托人文化不成熟、受托人职责不清晰、受托人定位有偏离等问题,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
对标受托人文化的内涵和要求,黄洪措辞严厉的“点名”信托业存在的四方面突出问题:
一是意识不牢,未坚实树立受托人定位的思想自觉。从表面上看,信托公司都认可了受托人的定位,但由于对受托人文化思考不深、理解不透,实际执行中往往发生偏离受托人定位的问题。
“比如信托公司普遍明白委托人信任的重要性,但却将委托人对自己的信任建立在明示或暗示的刚性兑付,而非自己的忠实品格和专业水准上,将信托业务从直接融资做成了间接融资,从‘代人理财’做成了‘自己理财’,从表外业务做成了表内业务。”黄洪称。
黄洪还直指信托业存在的展业逻辑错位和盈利逻辑错位。他表示,资金信托业务作为目前信托公司的主流业务,主要从融资端发起,信托公司在开展该类业务时主要围绕融资人的需求创设信托产品,对融资人利益的关注多于对委托人和受益人利益的关注,这实际上违背了以受益人为核心的信托规律,展业逻辑存在错位。同时,信托公司在当前资金信托业务模式下获取的主要是利差收入,违背了信托公司以管理费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准则,盈利逻辑也存在错位。
二是守正不足,未高度重视受托目的的正当性要求。首先是不够坦荡。热衷于投机,利用信托制度的灵活性到处找缝隙、钻空子,千方百计为金融机构的监管套利和限制性领域的资金融通提供便利,导致灵活性这一信托制度的最大优势没有服务于委托人的正当需求,反而成为市场乱象的重要诱因。
其次是不够规矩。从投机主义发展而来形成了行业浓厚的江湖草莽气息,进而发展为漠视规则和纪律,各种跨越监管红线、阳奉阴违的现象频繁发生。
“比如压降信托融资类业务是去年底监管部门就提出的要求,但今年上半年部分信托公司仍然迅猛发展,结果下半年面临极重的压降任务。”黄洪称。
此外是不够担当。黄洪严厉指出,行业未充分认识到近年来信托业大发展呼唤大担当的使命要求,仍然没有改变“我是小块头”“只管闷声发大财”等思维定势,在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口号多于行动,有效有力的举措不多,扰乱宏观调控却得心应手。
三是忠实不够,未完全做到对委托人的勤勉尽责。一方面,大量存在损害委托人和受益人利益的行为。当前信托业在受托履职管理的全流程各环节均存在瑕疵,比如尽职调查时不全面不审慎;产品推介时夸大收益淡化风险,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落实不到位;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充分,未如实揭示项目风险信息,甚至隐瞒资金真实投向;投后管理不完善,信托资金被挪用甚至无法回收等。这些行为导致信托公司操作风险严重,并不可避免地转化为表内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另一方面,缺乏积极管理运用信托财产的主动性。行业主观上存在惰性,转型发展的积极性、能动性存在欠缺,过度强调转型面临的困难和障碍,依然对通过简单的影子银行业务和通道类业务盈利存在路径依赖和幻想,主要提供同质化、低端化的信托产品。
四是专业不强,未具备履职所需的主动管理能力。一方面,风险管理能力薄弱,不足以保障信托财产安全。仍遵循传统类信贷业务的风控模式,采取较为原始的人工评估、财务评估和经验评估方式进行风险识别和管理。
“同时,公司治理和内控制度不健全,前中后台之间的有效监督制衡机制不完善,部分信托公司的前台业务部门独立性过高,不像信托公司的内设团队,更像是承包信托公司牌照的个体户,机制设计存在较大隐患。”黄洪称。
另一方面,投资运作能力薄弱,不能实现信托财产高效运用。大部分信托公司投资研究能力存在短板,深度研发水平不高,综合创新能力需要提升;人才结构主要集中于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非标债权投资领域,股权投资、标准化业务、资产配置及服务信托等创新业务领域人才储备不足等。
要树立赚“辛苦钱”的理念,扭转行业投机风气
可以看出,监管部门对当前信托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极为重视,并严肃对待。除了近年来持续压降高风险、不合规的信托业务外,监管部门对未来信托业监管的重点还将聚焦在建设受托人文化,推动信托业树立受托人意识和合规意识。
黄洪强调,信托公司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围绕受托人的中心地位建设良好受托人文化。具体来说应当做到:树立一个意识,牢记两个使命,养成三个习惯,提升四个能力。
一方面,牢固树立受托人意识。信托业全体从业人员要将“守正、忠实、专业”的要求嵌入企业文化、发展战略、员工培训、制度规定、激励约束机制等环节,引领全体员工将受托人定位作为根本定位,将充分履行受托义务作为首要职责,将以“受益人合法利益最大化”作为职业生涯的根本守则。 另一方面,牢记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两个使命。持续丰富信托产品体系和服务,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助力我国中产阶级和高净值人群财富有效地传承下去;并推动慈善信托业务发展,发挥慈善信托制度在社会财富分配、慈善救济、促进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
另外,养成遵规守纪、埋头实干和勤勉尽责的三个习惯。要尊重规矩、敬畏规则,不碰法律底线,不越监管红线,通过合规守法经营创造利润,赚清清爽爽的钱。要配合监管、拥抱监管,严格执行监管规定;要杜绝与监管博弈的心态,不通过变通或绕开监管规定开展信托业务,更不能以此寻求相对于其他信托公司的不正当竞争优势,破坏市场秩序。
“信托业要树立赚‘辛苦钱’的理念,埋头实干,通过提供高质量服务获取相应报酬,靠创造价值来获取利润,不要总打量着利用全能性金融牌照的优势,靠投机赚钱。如果行业迟迟不能扭转投机的风气,全能性金融牌照这一信托公司最大的政策优势将失去存在的合理性基础。”黄洪称。
此外,信托业要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专业化资产管理能力、综合化管理服务能力和信息科技支撑引领能力。黄洪称,信托业要将风险与收益切实让渡给投资者,实现“卖者尽责”基础上的“买者自负”。强化权力制衡和监督,公司管理上要重点加强对大股东和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制衡监督,内控机制上要重点加强中后台部门对前台业务部门的制衡监督。提升资产管理能力必须要与产业发展紧密融合,结合自身资源禀赋聚焦少数行业精耕细作。
黄洪最后强调,信托业发展历史一再表明,坚守受托人的根本定位,坚决回归信托本源,坚持信托法律关系,做精做细信托主业,是信托业的根本出路,也是实现信托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盛鹏的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盛鹏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平台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